偏癱患者康復的重要性:
偏癱主要是由大腦半球皮層運動中樞受損而導致的一側上下肢、面肌和舌肌下部的運動障礙
其他常見病因有腦血管先天異常、高血壓、動脈粥樣硬化、心臟病、腦外傷、腦腫瘤、某些腦部手術、腦炎腦膜炎等。
4種表現形式
①意識障礙性偏癱:表現為突然發生意識障礙,并伴有偏癱;
②遲緩性偏癱:表現為一側上下肢隨意運動障礙,并伴有明顯的肌張力低下;
③痙攣性偏癱:表現為上肢的伸肌群及下肢的屈肌群癱瘓明顯,肌張力明顯增高,上肢屈曲,下肢伸直,手指呈屈曲狀態,被動伸直手有僵硬抵抗感;
④輕偏癱:在偏癱極輕微的情況下,如進行性偏癱的早期,或一過性發作性偏癱的發作間隙期,容易遺漏。
腦血管病進入恢復期后,如不及時進行康復訓練,或過度被動活動,偏癱側肢體就會發生關節肌肉損傷腫脹、韌帶斷裂或攣縮、僵硬、畸形、疼痛、關節腔出血等,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。
偏癱患者的表現
如果偏癱患者沒有進行早期正確的康復訓練,將會給患者及其家庭帶來很大影響:
①最常見的是一側身體疼痛和冷熱感覺減退,一側肢體感覺異常,如麻木、針刺感、蟻行感等。
②偏癱患者會痛覺過敏,如輕微觸碰就會疼痛難忍,甚至沒有刺激也會有痛感。
③偏癱患者長期臥床,還會發生很多并發癥,如壓瘡、便秘、大小便失禁、骨質疏松、肌肉萎縮、關節僵直、水腫、心肺功能下降、深脈血栓、體位性低血壓、墜積性肺炎等肺部感染、泌尿系感染等,加重偏癱的癥狀,加大了治療難度。
④如果一個家庭有偏癱患者,會給家庭帶來很大的影響。首先,患者及家屬心理上經常處于沉重狀態,情緒焦躁;其次,因為患者不能自行活動及變換體位,所以需要有專人護理和照料;還會明顯加重家庭的經濟負擔等。
早期康復的必要性
偏癱對患者及家庭日常生活造成很大影響,及早進行康復訓練非常必要。早期康復的目的有:
①預防肌肉萎縮,肌腱縮短,防止關節攣縮,活動度受限;
②防止長期臥床并發癥;
③給患者大腦正常的感覺、運動輸入;
④誘發主動運動出現;
⑤縮短住院時間,減少住院費用;
⑥減輕家庭經濟負擔,解放勞動力。其主要目標為恢復其自主和照顧自己的能力。
一般在患者生命體征平穩,神經癥狀不再發展后 48小時開始,不要求患者完全清醒和有完好的交流能力,但患者對痛和不適有反應。
急性期時間一般 2~4 周,待病情穩定后康復治療即可與臨床診治同時進行。腦卒中發生后1個月內是康復的最佳時期,3個月內的康復即為早期康復。
為了預防諸多并發癥,應盡早開始床上的生活自理,從床上的被動活動過渡到主動活動,為恢復功能訓練和主動活動訓練創造條件。
早期康復可以有效促進患者神經側支循環以及建立神經軸突聯系,有助于大腦半球功能的重組和代償,在整個康復中起決定性作用,通過對偏癱患者及家人的健康宣教,使其認識到早期康復的基本常識及長期預后,從心理、生活、功能鍛煉等各方面給予正確的指導,保持一顆平和、良好、積極的心態,就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健康生活的自信心,改善生活質量。
咨詢電話:0434-6975110